上海交大召开2019年春夏学期干部大会暨2018年管理服务奖
2月2日,上海交通大学与中国国家博物馆在北京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国家博物馆馆长王春法,党委书记单威,副馆长陈成军,副馆长古建东,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白云涛,副馆长谢小铨;上海交通大学校长、党委副书记、中国工程院院士林忠钦,原党委书记马德秀,党委副书记顾锋等出席签约仪式。仪式由谢小铨主持。
中国国家博物馆是集中反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国家最高历史文化艺术殿堂,至今已走过一百多年的光辉历史,积淀了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在文物收藏保护、陈列展览、社会教育、科学研究、对外历史文化交流方面发挥着重要的平台作用,是世界上最受欢迎的博物馆之一。
上海交通大学的博物馆育人素有传统。2011年,钱学森图书馆在上海交大徐汇校区建成开馆,成为我国第一座建在高校的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2012年5月,全国高校博物馆育人联盟在上海成立,上海交通大学被推选为全国高校博物馆育人联盟会长单位。联盟是各高校博物馆沟通交流的平台和纽带,并积极推动与社会博物馆的深度合作和资源共享,使高校博物馆充分发挥育人功能,创造文化育人新模式,成为提升大学文化传承、城市文明建设的一支重要力量。
文化与教育始终是心心相惜的,经过百年相传的国博与交大之间已有多次精彩的交汇。历史上国家博物馆第三任馆长(主任)符鼎升曾于1927年7月至1928年2月任交通部第一交通大学代理校长。中国国家博物馆藏有1909年邮传部上海高等实业学堂的毕业文凭和修业文凭。邮传部上海高等实业学堂前身,也就是今天上海交通大学的前身,南洋公学。1906年,因隶属邮传部后,改名为邮传部上海高等实业学堂。作为已有百年历史的学历证,这两张文凭见证了上海新式教育成果,对于研究上海交通大学的历史以及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史都有很高的参考价值。2011年交通大学在筹建钱学森图书馆时,在国家博物馆举办了“人民科学家钱学森”事迹展览。2018年,上海交大的陈英明等三位退休教授的书画作品也在国博开展,以国粹精华献礼改革开放40周年。
顾锋、陈成军代表双方签署“中国国家博物馆与上海交通大学战略合作协议”。
国家博物馆相关部门负责同志以及上海交大文科建设处处长吴建南、档案馆馆长张凯、出版社社长李芳等出席活动。